今天是2025年08月03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志愿青春点亮缤纷假期——江苏大学“七彩假期”活动架起校社互助桥梁

7月14日,江苏大学“马院星火,籽籽童心”志愿服务团队(团队成功入选团中央2025年关爱行动“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队)承接了昆山市高新区泾河社区青少年公益暑托班。此次活动并非偶然,而是江苏大学长期深耕志愿服务领域的缩影。泾河社区作为昆山市外来人口占比超40%的混合型社区,暑期“看护难”问题尤为突出,此次合作正是高校资源与社区需求精准对接的生动实践。

图为师生共同合影—郁文梦供图

在为期5天的志愿服务里,团队志愿者结合专业特色,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理念融入核心课程,同时立足城市社区儿童成长需求,构建了思想引领、身心成长、文化传承、文明生活、快乐学习、艺术素养、科技创新、课业辅导八大维度课程体系。每天从9点到16点的课程安排科学合理,充分兼顾学习与休憩。

在非遗扎染课上,志愿者们热情地为孩子们介绍扎染这一古老染色工艺,讲述其起源与发展,让孩子们知晓它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随后,志愿者亲自示范基本技法,包括用绳捆扎、用夹夹扎、用布包扎等,每一步都清晰规范,耐心指导,便于孩子们理解。

图为学生扎染作品展示与志愿者合影—郁文梦供图

孩子们动手实践时,兴奋不已。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将白布折成不同形状后扎紧,再小心翼翼地放进染料。大家目不转睛地盯着,期待着奇迹的发生。当布料从染料中取出并展开,原本单调的白布瞬间变成色彩斑斓、图案各异的艺术品。孩子们惊叹连连,每一件作品都独一无二,仿佛诉说着他们心中的小世界。这堂扎染课,让孩子们真切体验到传统手工艺的魅力,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意义非凡。

图为学生扎染作品展示—郁文梦供图

在魔法光学之VR眼镜制作课堂上,志愿者们借助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为孩子们讲解了虚拟现实(VR)技术的原理与应用,使他们认识到这一前沿科技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娱乐方式。孩子们被视频里奇幻的VR世界深深吸引。随后,志愿者们将制作VR眼镜的材料包分发给孩子们,并耐心指导他们一步步完成组装。从镜片的安装到镜框的拼接,每个步骤都充满挑战与乐趣。孩子们全神贯注地动手操作,遇到难题时,志愿者们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在大家齐心协力下,一个个简易却富有科技感的VR眼镜逐渐呈现出来。

图为学生VR眼镜课堂展示—郁文梦供图

当孩子们将手机放入自制的VR眼镜中,观看《最美中国》第一季VR版时,不禁连连惊叹:“仿佛真的身临其境!”志愿者们顺势告诉孩子们:“虚拟现实技术正在革新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未来需要你们去创造更多领先的科技!”

图为学生VR眼镜手工作品展示—郁文梦供图

在民族服饰DIY课堂上,志愿者们展示了丰富多样的民族服饰图片与实物模型,向孩子们呈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各民族独特的服饰文化。这些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深深吸引了孩子们,他们纷纷围过来,仔细观看、触摸,不时发出赞叹。接着,志愿者们给孩子们分发了制作民族服饰的材料,像彩色卡纸、布料、亮片、丝线等,鼓励他们发挥创意,设计并制作一件专属于自己的民族服饰。孩子们马上动手,有的依照传统民族服饰样式制作,有的则大胆创新,融合不同民族的元素。

图为学生民族服饰DIY课堂—郁文梦供图

制作期间,孩子们互相交流、帮助,分享着各自的想法与创意。一番努力后,充满童趣和创意的民族服饰一一诞生,孩子们自信地展示着作品,脸上满是自豪的笑容。这堂民族服饰DIY课,使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深入认识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加强了他们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与认同,进一步巩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图为学生民族服饰DIY作品展示与志愿者合影—郁文梦供图

江苏大学“马院星火,籽籽童心”志愿服务团队的“七彩假期”活动,不仅是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与课程传递,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浸润,为泾河社区孩子们带来知识、快乐与成长,志愿者以行动诠释志愿精神,为孩子们的暑假添彩;活动中孩子们亲手制作的扎染作品、VR眼镜和民族服饰成为认识世界的窗口,志愿者的引导也在他们心中播下团结、创新、传承的种子,这段经历将成为珍贵记忆,激励他们在多元文化滋养中成长为有理想、道德、文化、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乃至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正如团中央关爱行动项目负责人所言,这样的志愿服务解社区之难、圆孩子之梦、助大学生读懂社会,值得推广。

图为集体长卷画合影—郁文梦供图

(通讯员:赵博)

上一篇:“绘梦太平,助力成长”乐知学堂赴滁州市太平村筑梦成长暑期实践活动圆满落幕
下一篇:薪火相传,核工业精神照亮塔山社区——薪火能源宣讲团活动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