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7月26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贵州大学昆协“虫缘童行”服务队深入普安大湾村 助力粮油安全战略落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着重强调“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此重要精神的指引下,贵州大学昆协“虫缘童行”服务队积极响应国家粮油安全战略以及中央一号文件号召,深入贵州省黔西南普安县大湾村,围绕被誉为“木本油料新星”的山桐子产业展开专题调研,以学习筑牢根基,用实践检验真知,全力推动粮油安全战略在喀斯特山地生根发芽。

一、深悟国策,明责笃行

7月21日,服务队特别邀请贵州大学农学院专家郭建军开展政策研学活动。郭建军围绕中央一号文件中“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这一核心要点,结合国家粮油安全战略需求,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发展木本油料的重大意义。他指出:“山桐子产业肩负着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重要使命,其具备不占耕地、生态友好的特性,是践行‘藏粮于技’战略的创新探索。”

队员们围绕粮油安全“三链协同”(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理念展开深入研讨,重点剖析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扩种油料产能”目标。通过对比以色列木本油料产业发展模式的案例,服务队深刻认识到,发展山桐子产业不仅是提升国家食用油自给率的关键之举,更是激活山地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支撑。

二、躬耕田野,献策兴农

带着对政策的深刻领悟,服务队深入普安县山桐子种植基地,综合运用实地走访、发放问卷、田间观察等方式,对山桐子的种植模式、生长周期、经济效益、病虫害侵害情况以及肥料种类等展开详细调研。

经了解,基地采用的山桐子种植模式为先在山间土地露天育苗,育苗期30 - 50天,春秋两季播种,成树后移栽至全县范围种植。种植所用肥料为水溶肥,能完全溶解于水,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山桐子花期4 - 5月,果熟期10 - 11月,其不饱和脂肪酸和亚油酸含量高达60% - 80%,品质可与高端橄榄油相媲美,对心脑血管健康有益,平均含油率36.3% ,是理想的食用木本油料,经济效益高且几乎无病虫害侵扰。

针对端午前后高发的炭疽病,服务队凭借专业知识,推荐使用苯醚甲环唑和噻菌铜进行防控。同时,服务队梳理出产业链规划路径:短期重点开展品牌宣传与销售渠道建设;中期推广“企业 + 农户”模式,筹备建设现代化榨油厂;远期探索循环经济,利用油渣开发昆虫蛋白养殖,并发展林下经济。

调研过程中,队员们感受到人才集聚带来的积极影响。李明泽等跨界青年分享创业信心,称“十年时间挣别人五十年的工资”,本地青年也积极投身其中,为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三、青年担当,粮油新章

通过政策学习与田间实践,服务队不仅深化了对粮油安全战略的理解,记录下山地特色产业发展现状,还提升了运用专业知识观察社会的能力,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转化为对山桐子产业发展的深刻认识。在粮油安全战略的引领下,山桐子这颗“木本油料新星”正逐步成长为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推动区域振兴的战略支柱,贵州大学昆协“虫缘童行”服务队也在这一过程中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作为 ,为乡村发展与国家粮油安全贡献青春力量。

上一篇:贵州大学“博士村长”镇宁蜡染先锋队:传承非遗,共绘民族文化新篇
下一篇:没有了